我以前读书的时候,因为家境贫寒,经常「被」转学,有时候刚和小伙伴熟络起来,就要和他们分开,转到别的学校去,然后又成为了一名「新生」,又得在新同学们的面前做一次自我介绍,又得被一群女同学围观着我的帅脸…
把自己弄得跟个渣男似的,比如有次转学后,以前的女同学会给我写信,发 QQ,叫我多回去一起玩。可我当时已经和新的女同学们玩的很开心了,所以只能回她一句:有些事,已经回不去了。
这可能是在她的世界里,第一次听到这么魔幻的言语。也确实从那之后我们便没再见过面。
有时候一别就是一辈子,这话倒是不假。
那时候我没得选,我只想做个好人,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开始毕业出来找工作,才觉得自己长大了些,我已经有自己认为的「选择权利」,可那时我才发现,原来要做出选择,是需要梁静茹赋予勇气的。
之前有位读者私信我说,自己快毕业找了份实习工作,可是岗位职者和自己之前所学的专业没有半毛钱关系,自己又有点喜欢那份工作的内容,他表示很纠结,不知之后怎么选了?
其实不止是他,我发现我身边大部分朋友也是这样,有学了管理最后去带娃的,有学了设计最后去做人事的,有学了计算机最后去锻炼身体,然后上钟的,还有去创业的….
我想他们当时在做选择的时候也一样纠结:那么我之前所学的专业都特么白费了么?
当你我有得选的时候,却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令我们左右摇摆的因素,像刚提到的「沉没成本」,以及「知识诅咒」、「未来的不确定性」等。
当我们成为了「成人」,就开始在做一些大大小小的选择,结果的好坏,需要自己承担,最后它们都决定了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而对于我来说,我更加愿意尊从自己的内心,摆脱类似「专业限制」的框框。
尽管有些沉没成本在,尽管接下来的路相对难走一些…,又或者说,这么选择了之后,结果可能并不如意,你是能否接受?
这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答案。
当然,在选择前,还是需要做一些考量的,这是我之前学到的,在这里顺便分享一下,那就是你要选择的这件事情,除了你自己有那么些许兴趣,它是否具备「可积累」的条件?
也就是说,你选择的这件事,能够让你学到越多东西,能够让你的能力越来越强,能够让你越来越有价值,最好它还能和你的优势相结合。
比如一位在校的老师,选择做一位作者,持续写作。那么相比于他在学校做着简单的重复授课同样的内容,后者是可以积累他的能力和影响力的;
又比如一位客服,选择做了运营,那么相比于客服的回复各种重复的产品问题,后者可以学到更多,运营能力越强,是不是价值就越高了?
我一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,也有朋友表示不解。可我知道,如果这事能坚持下去,那它就是「可积累」的。
另外,你要选择的这件事情,它是否具备「顺应趋势」的条件?
这我就不必多说了罢,毕竟「台风来了,猪都能飞起」这话你我已经听了不下百遍了,只不过很多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却时常把它抛到脑后,然后看着别人好像不需要怎么努力,然后就成了,你说,气不气。
嗯,如果你在做选择时纠结了,不妨参考一下,也许不一定对,也许刚好帮到你。
那么我们下回见,peac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