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发现,写作真 TM 有用!

我以前总觉得,写,是思考的终点。

你脑子里有了想法,整理清楚,然后写出来——就像一场落笔成章的输出。

但后来慢慢发现,不是这样。

很多时候,我以为自己想通了,其实只是「差不多懂了」。

真正让我搞清楚那件事的,不是走来走去的胡思乱想,而是静下来:

打开文档,开始敲字。

写第一句话的时候,我还觉得自己很清楚。
但刚打完第二段,突然发现前后对不上逻辑。
有些词,看着顺,写出来却觉得不对劲。
有些观点,在脑子里很笃定,一写,反而变得模糊了。

那种写着写着自己把自己打断的体验,一开始挺让人沮丧的。

但我后来慢慢接受了这个过程。

写作不是证明你想得有多明白,而是让你知道:你还有哪儿没想清楚。

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挺会思考的,看完一本书,能在脑子里复盘个一二三..

结果当我要把它写成一篇文章的时候,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只记得个感觉,细节根本说不清。

后来我就不再等自己「想清楚了再写」。

我开始写着想。想到哪儿写到哪儿,哪怕最后一团乱,也比一直在脑子里拎不清要好。

有时候写完一段话,我会删掉它。
不是因为它没用,而是我终于知道自己真正想说的不是那个。
那一段被删掉的文字,是我通往下一个更真实想法的必经之路。

这几年,我写了很多东西,发出来的不算多。
但对我帮助最大,让我思维变清晰的,不是「发布」,而是「写下来的过程」。

有些事你不写,就永远是含混的。
你以为你知道,其实只是没被逼着表达出来。

一旦你开始写,你就开始逼自己回答一个问题:
我到底在说什么?

写下来,不一定非得公开,不一定非得写成一篇「作品」。

有时候,就是你坐在桌前,用文字把一团糟的想法,从脑子里拽出来,看一眼而已。

不写,就永远是雾。写了,哪怕只是一点点,也可能露出方向来。

所以我现在遇到什么想不明白的事,不再和人聊天,不再刷视频,也不试图立刻找答案。而是:

先写点什么。

哪怕几百字,哪怕写到一半就删掉,没关系。
因为写的过程,就是我真正开始思考的过程。